作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南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示范创建要求和细则为引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健体系、强宣教、扩渠道、保权益,全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度、公众知晓度、社会参与度、消费满意度,全面保障食品安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相关资料图)
以健全体系为支撑点,提升治理协同度
党政同责,系统谋划。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提升食品安全满意度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和创建方案统筹推进,并纳入督察督办和绩效考核。建立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三清单一承诺”职责。
网格管理,系统覆盖。出台《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化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市—县(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做到“定格、定岗、定员、定责”。网格员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宣传员、服务员,对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全领域全环节全覆盖监管,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开诚布公、系统推进。将社会媒体、群众力量广泛纳入监督网格,推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风险监测、应急管理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由党委政府负总责、食安办统一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监管网络完善、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协同共治责任体系。南宁市连续多年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安办食品安全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得A级。
以宣教引导为着力点,提升公众知晓度
南宁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以宣教引导为着力点,通过抓好关键点位、关键事件、关键人群共治,让城市微空间“亮”起来、市民朋友圈“转”起来,也让宣传氛围“热”起来、让创建交互“活”起来。
创城故事多,氛围营造忙。在媒体开设“南宁市场监管周刊”专栏,聚焦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典型事例事迹和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持续讲好创城故事;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五进”、“食安大讲堂”等系列宣传活动,向全市870多万市民和10多万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出“三封信”;制作并组织播放食品科普宣传音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大力推广,日点击量200万次以上。截至目前,南宁市在各类食品安全服务对象张贴食品安全海报50多万张、发放宣传折页20余万份,在各类餐饮店张贴桌贴25万份,精心设计了围裙、风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物品10万余份,向全市餐饮商家免费派发食品安全封签超5000万张。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大提升行动,敦促市区160家农贸市场管理方搞好门(摊)前三包、公示公告、环境卫生、规范操作和服务保障。以农贸市场为节点,梳理上下游供应链,带动城乡商超、街面餐饮、夜间大排档整治提升,从工厂到家庭、从田园到餐桌的来源清晰、过程明确、信息可溯、去向放心,以点带面、以评促建、整体推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逛得顺的变化,让老百姓的“小小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
化身宣传员,传播正能量。南宁市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先后聘任15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1000名社会义务咨询员、10000名社会义务观察员,开展系列督察暗访和评价反馈。全市8000余名美团、饿了么快递小哥上岗成为创城义务宣传员,在配送餐箱上张贴创建口号,在南宁街头形成一道道行走的风景线。全市4000余家移动、电信、联通营业厅,金融机构、药店、酒店均在门头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创食安城宣传标语,地铁、公交车厢内外、电梯屏幕投放的创城公益广告主题明确、特色鲜明,让消费者对创城工作更加熟悉、更愿支持。
以拓宽渠道为突破点,提升社会参与度
南宁市大胆创新、先试先行,持续拓宽多元主体参与监督渠道,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过程共治和成果共享。一是率先在全区打造首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新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模式,挂牌成立南宁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广运营中心,创新合作推行免费险种,为消费者理赔维权构撑起“保护伞”。二是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开展学校食堂食材集采集配工作,率先在全区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主动开放公众端,全面接受公众监督,通过网络视频让学校食堂后厨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三是持续开展“周周有料到—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邀请餐饮协会、市民代表一起选取热门网红餐厅进行实地检查和回头看,直播累计近百万人次观看,点赞量约13.5万次。四是进一步优化投诉举报工作机制,推动12315投诉举报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市民来电来访接诉即办、应办尽办;探索开展投诉信息公示,发布食品抽检、快检和比较实验结果,通过诚信“红黑榜”倒逼商家改进服务。五是组织开展南宁百家“放心餐饮”示范单位评定活动,通过监管、经营者、消费者三方互动,进一步打造南宁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放心品牌。六是突出特色资源和创新升级,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精制茶、制糖、休闲食品等产业规模聚集效应持续显现,南宁火龙果、南宁香蕉、横县甜玉米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武鸣沃柑、横县茉莉花茶等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品牌知名度提升的同时助推城市美誉度不断彰显。
以保障权益为关键点,提升消费满意度
示范创建做的好不好,日常消费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的体验和感受很重要。南宁市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放在优先位置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聚焦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方式主动听取市民心声,无论“点赞”还是“拍砖”都诚恳接受和及时反馈。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满意消费·我献良策”“满意消费·我喜爱的商家”有奖征集活动,通过实地推广宣传、代表座谈交流、网上问卷调查、开设征集热线电话、公开邮箱和通讯地点等形式方便消费者投稿来件,1万多名市民群众针对城市消费环境建设、民生品牌建设和食品安全监管等提出“金点子”;通过南宁市场监管、南宁日报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朋友圈等渠道投放相关征集活动新闻、创城公益广告和科普宣传片,引发市民热切讨论、点赞、留言,日点击量200万次以上;组织开展“满意消费·共谋共策”研讨会活动,邀请自治区和南宁市相关专家、学者、行政部门、协会组织和消费者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为南宁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问诊把脉,为改善全市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提升满意度激荡出新的动力和活力。(汤哲)
-
乐事薯片推出迷你洗手指机配备Type-C接口可以反复充电 限量5台只送不卖2022-08-15
-
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发展支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2-07-07
-
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03-18
-
河北沧州:学生“暖心小纸条”致敬“最美逆行者”2022-03-18